来源: 时间:2022-09-08
1925年2月11日生于江苏常州;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长期从事导弹、火箭及再入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试验和计算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工作,在流体力学的湍流基本特性研究中得出了湍流耗散定律,在激波绕射、高超音速再入体热防护理论等研究和旋涡形成的机理与控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在大型风洞设计与建造、冲压发动机试车台的设计与建设、运载工具的气动研究试验、非定常旋涡主导的空气动力学、计算流体学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2年12月赴重庆就读交通大学;1946年从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1947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专业,1948年6月获得硕士学位,1950年5月受聘为研究学者,1950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8月回国,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副教授;1951年7月,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兼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53年9月,被陈赓将军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讲授空气动力学并筹建实验室;1956年10月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筹建空气动力所和风洞建设工程,担任空气动力学研究室(第七研究室)技术负责人;1957年8月,起草了第一份中国航天空气动力学试验基地的设备规划,并率队7年踏遍蜀道、愚公移山般的选址凿洞;1964年,国防科工委成立以钱学森为组长、庄逢甘等为副组长的空气动力学专业组,对全国空气动力学试验基地进行了全面规划;1965年设计我国首座风洞,至80年代建成了达到国际水平的跨超声风洞、高超声风洞等设施,奠定了我国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发展的基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010年11月8日在北京逝世。
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和第一、三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国防科工委基地副司令,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副主席,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会第一、二、三届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亚洲计算流体力学会主席。
发表学术论文和报告60余篇,涉及空气动力学理论、试验和测试技术等;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5年)、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1991年)、第18届国际航空理事会最高荣誉奖(1992年)、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992年)、航天奖(199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4年)、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04年)、载人航天突出贡献者奖章和证书(2004年)、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奖(2008年)、中国工程师学会成就奖(2008年)、戈根海姆奖(2008年)等荣誉。
1993年10月5日至7日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现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在北京香山举行了1993年会暨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庄逢甘先生为第一届理事长(继任);1994年8月10日至11日,组织评审并通过了《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遥感与导航定位卫星应用“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1999年2月12日,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在北京举行了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庄逢甘先生为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2001年10月23日,原国务院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庄逢甘先生继任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经民政部报国务院同意并办理了备案手续);2006年8月12日至17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2006年会,召开三届四次理事会议进行了届内调整,聘请庄逢甘先生为名誉理事长。
1979年,庄逢甘(左)在钱学森家中汇报工作
1999年,庄逢甘(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一号发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