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3-05-19
太原理工大学 董宇阳
董宇阳,男,1946年生,汉族,1968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优秀专家。曾任山西省遥感技术应用领导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山西省测绘局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委秘书长、山西省遥感中心主任、山西省测绘科学研究所所长、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测量教研室主任、山西省科协委员、山西省遥感与信息协会理事长、秘书长、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第1、2、3、4届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和副理事长及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现任山西省空间信息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国家国防科工局北方防务智库专家,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数据与应用中心山西分中心顾问,山西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技术指导组专家。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技术推广应用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主持编写了山西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6个。在学术会议、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担任《山西测绘》、《能源与节能》等刊物的主编、副主编,《遥感信息》编委。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由地方性协会发展为全国性协会,故其前身为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是全国遥感信息技术应用的学术性兼行业管理性的社团组织,其宗旨是团结全国遥感信息技术队伍,组织推动中国遥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一、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发起的背景
按照我国返回式国土普查卫星试验研究计划,国家计委国土局、航空航天部选择一些省份参与地面布标等试验工作,为国土普查卫星提供测轨和遥感影像位置地面坐标信息服务。1985年,山西省计委国土处委托山西省测绘队伍承担此项任务。与此同时,按照国家计委的要求,筹建了山西省遥感中心,负责管理全省遥感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普及工作。山西省遥感中心办公室归属省计委领导,挂靠在山西省测绘局,领导组由农业、林业、水利、地矿、测绘、农业区划、国土、地震、气象、建设、交通、环保、减灾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测绘局。省计委决定抽调山西省地矿局测绘队总工程师霍宇林同志负责组建山西省遥感中心,担任山西省遥感中心办公室主任。
1985年,霍宇林总工程师到位以后,一边组织完成返回式国土普查卫星试验研究在山西省境内布设了多处地面靶标,测量了靶标中心的坐标和高程,为国土普查卫星试验研究提供了数据,一边组织山西省遥感中心,建立了山西省遥感学会,与太原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合作,组织包括民航二纵队通用航空公司、山西省地质矿产局、山西地质遥感站、山西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山西省地震局、山西省测绘局、山西省建设厅、山西省水利厅、山西省林业厅、山西省公路局、山西省土地局、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环境保护总站、太原市公安局、太原市环保局、太原市环卫局等方面的技术力量,开展了太原地区环境遥感综合调查项目。历时3年多,1989年完成了40多个子项目的卫星遥感与航空遥感为一体的环境遥感技术应用研究。同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山西省科委的组织下,邀请国家计委国土局、国家遥感中心、地质矿产部航测遥感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所、北京大学遥感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联合遥感中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太原地区环境遥感综合调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科技成果评审鉴定,认为此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89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国家计委国土局的支持下,在山西太原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地方遥感应用与发展战略研讨会”。出席该次研讨会的包括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国土处、全国各省级遥感中心、省遥感学会、遥感技术单位的100多名代表。会议宗旨是抓好与遥感卫星研制配套的地方卫星遥感应用系统,推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遥感中心的设立,争取将地方遥感工作纳入国家计划管理。会议议定:建议申请国家计委批准筹建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调小组,建议申请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中国遥感学会。对此,研讨会上选举组建了筹建小组。筹建小组组长是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刘锡田,副组长有山西省遥感中心主任霍宇林、湖南省遥感中心主任刘侠、江苏省遥感学会理事长赵锐、陕西省遥感中心主任管海晏,甘肃省遥感中心主任曾群柱,筹备组成员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国土处、各省级遥感中心、省遥感学会派出,筹备组办公室设在山西省遥感中心,办公室主任由霍宇林兼任,副主任由山西省计委国土处刘元堂处长兼任,山西省遥感中心董宇阳,同时还兼任筹备组办公室秘书。
1990年至1991年间,筹备组先后在广东省广州市、山东省泰安市、湖南省张家界继续组织研讨全国地方遥感队伍的组织,管理,遥感技术拓展、推广、应用的方案和策略。1990年11月借着在广州召开第十一届亚洲遥感大会之际,刘锡田、霍宇林、刘侠、赵锐、管海晏、董宇阳等筹备组成员,在广州中山大学组织召开了遥感技术应用成果研讨会,参加亚洲遥感大会的地方遥感代表广泛展示地方遥感技术应用成果,宣传我国分布在省级区域遥感技术应用的战略思路,打通地方遥感与国家级遥感、国际级遥感的通道,广东省国土厅副厅长、广东省遥感学会理事长梁宜希增补为筹备组成员。再次在与国家遥感中心办公室主任何昌垂沟通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地方遥感队伍深入研讨地方遥感的发展战略;1991年5月间,霍宇林在山东泰安市再次组织省级遥感单位,分析研究地方遥感单位的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1991年8月间,在湖南张家界组织起草筹备工作的文件,编制具体组建方案。完成文件起草、组建方案编制的人有霍宇林、刘侠、赵锐、董宇阳、奥和会(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的高级工程师)、王学林(云南省遥感中心高级工程师)等。
1991年间,筹备组的霍宇林、刘侠、赵锐、管海晏、冯学智(甘肃省遥感中心副主任)、董宇阳向国家计委国土局胡如忠处长呈送了组建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调小组的建议报告、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调小组的组建方案和日常工作内容、运行办法等文件,明确建议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调小组在国家计委的领导下,仿照全国地质遥感应用协调小组、国土普查卫星应用小组那样,计划安排在全国地方卫星遥感技术研究、应用、推广、普及、教育、拓展等方面的工作,编制统一购买卫星遥感数据的计划和办法,负责将可共享的遥感及其相关数据统一采购、保管和分发,协调地方遥感技术的普及教育和推广应用等;向国家遥感中心办公室郑立中主任呈送了组建中国遥感学会的建议报告,希望国家科委批准组建中国遥感学会,将国家遥感技术队伍和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遥感技术队伍组织在一起,构建政府与遥感科技工作人员之间的桥梁,沟通政府和遥感科技人员之间联系的渠道,充分调动全国遥感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拓展、推广、深化我国遥感技术的研究、应用创造条件。
1990年,刘侠、董宇阳、刘玉机等作为地方遥感的代表,由国家遥感中心批准,代表全国地方遥感技术人员,出席了在北京香山召开的“联合国应用空间技术对抗自然灾害会议”,向出席会议的国际遥感组织、外国遥感技术队伍和技术人员,宣传展示了我国在不同区域由省级及以下单位应用遥感技术对抗自然灾害的成果和思路,学习了解了国家遥感技术应用的发展状况等;1991年10月5日,地方遥感协调小组筹备组组织团队,出席了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成立大会,祝贺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在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航空航天部的支持下组建,着手发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资源遥感卫星,为我国的广大遥感数据应用客户提供中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霍宇林、刘侠、赵锐、管海晏、董宇阳等。会议期间,地方遥感协调小组筹备组代表向国家计委刘江主任汇报了组建由国家计委领导的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调小组的建议,刘江主任了解了地方遥感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听取了代表们提出组建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调小组的想法,表示了对全国地方遥感工作的支持。最后,国家计委正式批复,将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工作,纳入国土普查卫星应用工作统一管理,编制统一的卫星应用发展计划,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遥感技术应用工作;国家科委答复,先做好遥感学会组建的前期准备工作,更广泛展开遥感技术研究、应用、推广、普及、宣传等,待时机成熟后再组建全国性的遥感学会。
二、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的筹备组建
1992年初,在国土普查卫星应用领导组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调小组筹备组,向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航空航天部请示,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商定,组建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决定在山西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1992年8月份在山西省五台山召开“第一次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
此间,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调小组筹备小组办公室,反复与领导机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国土处、各省级遥感中心、省遥感学会等单位磋商,提出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的候选人名单,确定了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会议议程,起草了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章程(草案),编写了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筹备工作报告。在此基础上,详细地向山西省人民政府作了汇报。山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在山西省五台山召开这次全国地方遥感的盛会,决定由分管科技工作的张维庆副省长到会指导,发表对遥感技术工作支持和帮助的讲话。
1992年8月24日至26日,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山西省五台山栖贤阁宾馆胜利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有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维庆、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国家航天办、国务院经贸办、航空航天部、总参谋部的领导,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主任吴美蓉、副主任胡如忠,以及筹备组组长刘锡田、副组长霍宇林、刘侠、赵锐、管海晏等,出席本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有来自全国22个省份计委国土处、省级遥感中心、省遥感学会等89位代表。会上,霍宇林作了题为《全国地方遥感现状及今后的工作建议》的报告,总结了1989年来地方遥感所取得的成就,胡如忠作了题为《资源卫星与地方遥感》的报告,建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遥感中心要成为资源卫星数据的分发服务站。会议选举刘锡田为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吴美蓉、胡如忠、霍宇林、刘侠、赵锐、管海晏为副理事长,胡如忠兼秘书长,董宇阳为副秘书长,选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国土处负责人、省级遥感中心或省遥感学会负责人组成常务理事会,凡出席本次代表大会的遥感技术单位都可推举一位理事。会议通过了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章程,决议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在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航空航天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省级遥感中心、省级遥感学会支持下,于1992年8月26日在山西省五台山宣告成立,决定会后将协会成立事宜再向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航空航天部申报备案,明确航空航天部为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业务主管部门。1992年12月3日航空航天部批准成立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1993年3月29日民政部批准协会注册登记。
鉴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是由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负责业务领导,航空航天部(体制改革后调整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行政管理的科研事业单位,其宗旨是协助发展我国航天技术,创造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按时、按质地为国务院、中央军委各有关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等用户服务,按用户要求编制统一的应用计划,提供用户所需成果,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决定,结束由山西省遥感中心负责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调小组筹备组的工作,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挂靠单位调整为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协会的领导工作由协会理事会负责,秘书处设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日常工作由秘书长胡如忠负责。
从此,自1989年12月开始到1991年8月26日,在我国早期从事遥感技术应用的一批地方遥感专家的不懈努力下,把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遥感技术力量组织起来,组建了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遥感技术社团组织,并通过这个组织搭建了地方遥感单位与国家、各省级政府间联系的桥梁,疏通了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遥感技术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合作的渠道,为促进我国遥感技术应用的发展创造了组织条件。
三、中国遥感应用协会正式命名批准注册成立
1992年,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组建后,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吴美蓉主任、胡如忠副主任的全力支持下,密切建立了协会与航天科技总公司的联系,吴美蓉主任主持在航天一院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按照规范性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组织建设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重新起草了协会章程,拟定了管理制度,确定协会英文名称为CHINA ASSOCI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英文缩写为CARSA,设计了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的会徽,决定向航天科技总公司提议,邀请航天科技总公司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庄逢甘老科学家担任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协会章程(草案)明确,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的建设宗旨是,团结全国遥感信息技术队伍,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规范遥感技术市场,促进全国遥感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业务范围包括:技术交流、理论研究、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国际合作、咨询服务,为我国研制的各种遥感卫星的推广应用服务。协会性质是学术性兼行业管理性为一体的民间社会团体。
胡如忠副主任兼任协会秘书长,日常工作由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数据用户处承担,闫秀英处长负责,水利部珠江流域委员会、山西省遥感中心、陕西省遥感中心等单位派出工作人员参与工作。在胡如忠秘书长的组织协调下,按照国家发改委把地方遥感工作纳入国土普查卫星应用工作,由国土普查卫星应用领导小组统一管理的决定下,协会秘书处一方面加强了地方遥感与国土普查卫星应用工作的联系,将国土普查卫星的数据分发,应用示范工作,不断地推进到地方遥感工作中,多次组织向全国地方遥感队伍普及、教育、培训国土普查卫星数据处理和应用的学习班,编制分发国土普查卫星应用的教材;打开了协会的大门,广泛吸收国家部门的遥感技术队伍加入协会,扩大了协会单位会员的来源,使得全国地方遥感协会逐步向国家级遥感应用组织的方向变化,另一方面,胡如忠秘书长抓住国务院西部大开发项目在我国西部省份开展之机,深入组织西部省份针对所在区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方面的应用需求,以陕西省国土遥感技术综合大调查为样版,组织发动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省域的国土遥感技术综合大调查;多次组织协会单位会员展开面对西部大开发项目的遥感技术应用研究。与此同时,关注到环境保护问题,加强与国家环保局研究所的联系,以辽宁省为示范,在国家环保局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参与下,以刘玉机所长为代表人,组织进行了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评估、预警方面的研究,增补刘玉机为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副理事长。
1993年10月5日至7日,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成立一年之后,协会在北京香山召开了“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此次会议,除全国地方遥感协会的理事、代表参加会议之外,中央各部委遥感技术单位的代表踊跃参会。会议报告了一年来完善协会章程、制定协会规章制度,通过民政部注册登记等方面的情况,总结了协会秘书处一年来的工作,宣传了协会在推广应用国产卫星应用中的作用。会议通过了新修改的协会章程、规章制度,批准采用协会的英文名称,肯定了协会秘书处开展的工作。大会审议了吴美容副理事长建议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理事长变更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庄逢甘的提议,全票选举庄逢甘院士为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理事长,聘请曲格平、朱训、刘纪原、刘锡田、夏国治为名誉理事长,选举印仁高、刘侠、刘玉机、吴美蓉、张宝乾、张其锟、胡如忠、赵锐、赵凯嘉、潘书坤、管海晏、霍宇林为副理事长,决定邀请国防科工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减灾委会议再委派一位副理事长。会后,国防科工委委派杨长风、国家经委委派张炳曾、减灾委委派孙绍聘担任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副理事长,选举丁树柏、王学林、印仁高、由伯成、李谨焕、刘侠、刘玉机、庄逢甘、吴道纲、吴美蓉、张宝乾、张其锟、张琦娟、范维生、胡如忠、赵锐、赵凯嘉、高秉伦、容乃治、董宇阳、韩兆双、管海晏、潘书坤、霍宇林等25人为常务理事,凡协会单位会员均可委派1人为理事。协会秘书处秘书长由胡如忠兼任,另外还聘请董宇阳、韩兆双、孙晓春、赵新为副秘书长。大会审议通过,协会单位会员的发展,不再拘泥地方遥感单位,应当积极争取更多、更广泛的遥感技术单位加入协会,成为单位会员,同时,同意接受遥感技术人员以个人名义申请加入协会,成为协会的个人会员。会议赞同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的性质是学术性兼行业管理性为一体的民间社会团体,今后既要努力开展遥感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打开与国际合作交流的渠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学术团体,也要协助政府、行业管理部门,调控好遥感技术市场,促进遥感技术应用产业化发展,协调好遥感技术单位的合理竞争,保障遥感技术单位的合法权益。
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还得到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全国政协秘书长朱训、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王先进等领导题词。宋健题词为“发展和推广遥感信息技术,力助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丁衡高题词为“促进遥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曲格平题词为“发展遥感技术,提高资源环境调查现代化水平”;朱训题词为“大力发展遥感技术,提高地质找矿效益”;王先进题词为“发展遥感技术,监测土地资源”。
基于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在组织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单位会员的来源不断扩展,大量中央单位的遥感技术力量涌入协会,在应用技术领域逐步延伸,不仅配合了国家大政方针和开发性战略项目的推动和挑战,也已经发展到具有与国际、国内展开技术交流,引领国内技术应用的能力和条件,因此,借着国家民间社会团体审核,重新进行登记的东风,在航天科技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支持下,协会秘书处积极主动地向民政部社会团体司汇报,阐明目前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已经具备成为国家级遥感应用协会的注册登记条件,建议更名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申请通过民政部的批准,注册登记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02年12月28日,民政部根据国防科工委的报告,批准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更名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15年6月13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接纳中遥感应用协会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届时,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实现了在学术性方面,成为国家最高学术团体的一级学术组织。2017年度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被评定为3A级。在行业管理性方面,成为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3A级行业协调组织。
四、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与重大活动
1994年之后,在庄逢甘理事长、胡如忠秘书长的带领下,在国防科工委、航天科技总公司的支持下,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遵照协会章程,在自身组织建设,参与政府决策,开展学术交流,拓展服务领域,推广技术应用,疏通国际合作,促进两岸三地遥感技术队伍的联系等诸多方面,完成了协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计划,经民政部批准,2002年协会名称变更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协会按照建设国家级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协会,高凝聚力的全国行业管理组织的建设目标不断前行,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1994年7月24日,协会秘书处创办了《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简报》,到2006年共编印了49期,及时快捷地反映了协会、秘书处及会员的活动情况,报道了国家以及相关政府在遥感应用的政策、法规及活动。
1999年12月19日,胡如忠秘书长根据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会徽的创意,编写了遥感应用协会会歌。歌词是:我是一座小桥/是全国遥感人架起的桥/大家维护/全国知晓/遥感人啊/任你行走/不分老少;我是一座小桥/是全国遥感人架起的桥/遥感纽带/信息通道/遥感人啊/为你服务/不收分毫。
2005年1月28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同年3月1日正式运行。网站的设计、开发和运维,由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中心主任杨景荣负责,网站编委会主编由胡如忠秘书长兼任,副主编有刘侠、杨景荣、刘德长,编委有相关单位会员负责人蔡淑英、刘廷、宫素杰、王文杰、李素菊、李京、顾永明、励惠国、陈志军、刘雪萍、杜娟、刘兆国、叶发旺、沈兴德、许夏妃、徐金龙、韦京莲、邓光军、郭庆十、李文科、李正涛、刘玉机、靳克、孙建中、黄家柱、周长宝、杨则东、吴景勤、王军、王学林、况顺达、王怀生、陈贤章、李凤霞、吴加敏、张永明等,保证了网站信息的现势性和真实性。
2008年,协会理事会换届,组建了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家国防科工局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担任,协会挂靠单位调整为中国科学院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顾行发兼任秘书长,董宇阳、赵新、朱毅、余琦任副秘书长。秘书处办公地址迁至中国科学院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第四届理事会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继续开拓我国遥感应用事业,不断推广创新发展。为此,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设立、颁发了协会最高奖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创业奖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推广应用奖。
(一)在组织建设方面,2002年更名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先后组建了环境遥感分会、国土资源遥感分会、专家委员会、红外遥感专业委员会等二级组织;吸收了包括中央各部门、地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遥感技术单位为协会单位会员,吸收了国内外热心遥感事业的科学技术人员为协会个人会员,拓展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遥感专业队伍和技术人员,聘请他们为协会顾问,成立了多云多雨地区遥感研究和遥感人才培训协调小组(简称“多多合作”协调小组);促进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充实完善设立了省级遥感中心,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省级遥感学会;建立了与中国卫星应用方面的部门、社团等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使得协会成为全国遥感信息技术应用的学术性和行业管理性的社会组织,会员广泛地分布于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单位。
(二)在参与政府决策方面,吸收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接受国防科工委的委托,多次参与编制国家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的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广泛参与省级卫星应用五年计划的编制;推举董宇阳代表地方遥感单位出席国家计委召开的专项工作计划会议,报告全国地方遥感技术应用的工作,提出发展地方遥感技术应用的建议;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项目出谋划策,组织全国各省开展以省域为单位的国土资源综合遥感大调查;参与了国防科技工业局的《以国产卫星为主要数据源的珠江三角洲多云多雨地区的遥感应用研究》,编辑出版《卫星遥感与政府决策》、《中国地方遥感应用进展》、《遥感应用回顾与效益分析》、《遥感与新世纪》、《中国环境与资源遥感应用》,以及2000年至2007年组织编撰出版《遥感科技论坛》系列文集8部和《两岸三地遥感技术论文集》等,并发行到全国各省、市、县级政府,为政府决策提供创新技术的理论和方法;1992年,在山西省示范,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山西省遥感技术应用领导组,分管副省长纪馨芳任组长,省计委、建设厅、交通厅、地矿局、测绘局、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气象局、地震局等单位的分管领导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省测绘局,董宇阳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省遥感技术复制计划编制、数据采购分发、技术研究与推广、科学知识普及教育,以及项目的审核论证等,推广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国家、地方遥感技术应用重大项目的立项论证和项目成果评审验收等。协会成为各级政府在遥感技术应用和推广方面的有力助手。
(三)在学术交流方面,1995年至2006年间,分别在重庆(1995)、云南昆明(1996)、新疆乌鲁木齐(1997)、内蒙古海拉尔(1998)、四川成都(1999)、北京(2000)、江西井冈山(2001)、广西南宁(2002)、安徽合肥(2003)、西藏拉萨(2004)、江苏南京(2005)、山西太原(2006)等地召开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年会,分单双年分别在大陆或台湾召开两岸三地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组织交流和展示不同专业、不同应用、不同层级的遥感技术应用成果,每个年度都汇集出版了以年度命名的《遥感科技论坛: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论文集》和《两岸三地遥感技术论文集》;参与国家、地方组织的卫星应用、遥感技术成果展览,展示地方遥感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建立和沟通协会会员之间的联系;把协会作为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之家,帮助他们展示自己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学习和交流别人的思想和方法,促进我国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推广;同时,扶持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遥感技术论坛,拓展遥感技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融合。
(四)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建立了与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不同层级政府间的联系,将有示范作用的,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应急等方面的项目、成果推介给他们,分别在新疆、江苏淮南等地展开遥感技术应用的示范;组织、论证、评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土资源综合遥感大调查项目,为国家查清国土资源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多次组织西部大开发区域的遥感技术应用讨论,促进遥感高新技术在西部大开发项目中的应用,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
(五)国际合作和交流方面,协会开拓与国际遥感技术界的联系,分别与法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开展遥感技术合作和交流;吸引在国外的华裔遥感学者,建立与协会的联系,帮助和沟通协会与国际遥感技术界的关系;组团参加亚洲遥感大会,出国考察和参观,使得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走向现代化、国际化。
(六)建立两岸三地沟通方面,打通了与台湾遥感、地理信息资讯社会团体、大学的联系,多次接待台湾青年赴大陆的学习考察活动,隔年在台湾组织召开两岸三地遥感、地理信息资讯的学术研讨会,考察了解台湾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状况;与香港、澳门的东西、专业技术社团共同研究,开展泛珠三角区域信息化建设合作,开展多云多雨地区遥感研究与应用合作,促进遥感技术在特殊环境下的创新性应用,提出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通过两岸三地的技术合作和交流,有力地促进了遥感技术应用的发展,为沟通两岸三地的了解创造了条件。
五、我在协会建设和发展的作用
从1980年开始,我参与遥感技术应用工作,先后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地震活动监测、预警预报,资源综合调查、环境动态监测,国土规划研究,农业生产监视,城市安全保障、遥感学术团体建设诸多方面,1986年开始参与创建山西省遥感中心、山西省遥感学会,先后担任省遥感中心副主任、主任,省遥感学会副秘书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长等。代表山西省遥感技术人员当选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多届委员。1989年在创建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工作中,投身于遥感社会团体的建设事业,负责协助老领导们整理资料,起草文件,组织活动,多次被评为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先进学会干部、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被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第四届理事会表彰为协会的创业奖获得者。
2008年之后,在栾恩杰理事长的带领下,执笔编写了《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十二五计划》,为全国的遥感技术应用提出更多更创新的一些建议。2014年退离遥感协会的秘书处工作后,又协助协会完成了申请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任务,使得协会于2015年6月接纳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被民政部批准注册登记的国家级遥感技术方面的学术性和行业管理性的社会团体。
今后,我还会继续努力不断地为协会出力,作出更大贡献。